信息分类

机械工程学院


       一、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(本科 四年 工学学士学位)

       1、培养目标

       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掌握自然科学、工程基础和机械工程专业基本理论和方法,具备机械结构设计、机械制造、机械系统控制的专业核心能力,具有人文、自然科学、工程素养、创新创业精神和抗美援朝爱国主义精神,能够在装备制造行业从事研究开发、设计制造、工程应用、运行管理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。

       2、人才培养特色

       本专业依托辽沈地区浓厚的工业基础,注重产教融合,校企协同构建专业核心课程与实践课程,深度融合智能制造技术,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质量和竞争力的学生。大力开展校企合作项目,与拓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、辽宁晋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创建了“定制班培养”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,与创新设计研究院、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创建“联合实践”实践基地合作模式,真正实现了人才的订单式培养。本专业每年有较高的研究生升学率,能够考入知名院校机械工程、机械电子工程等专业进行深造。毕业生征兵率逐年增加,为强国建军提供人才储备。同时开设微专业课程,满足装备制造需求,提升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。

       3、核心课程

       机械制图与CAD、理论力学、材料力学、机械原理、机械设计、机械制造技术基础、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、流体力学与液压传动、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、电气原理与PLC控制应用、机械工程控制基础、机电一体化技术、数字信号处理。 


       二、机器人工程(本科 四年 工学学士学位)   

       1、培养目标

       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掌握自然科学、工程基础和自动化基本理论和方法,具备机器人产线系统集成、机器人产线系统运维、机器人智能化设计的专业核心能力,具有人文、自然科学、工程素养、抗美援朝精神和创新创业精神,能够在工业自动化、机器人领域从事研究开发、设计制造、工程应用、运行管理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。

       2、人才培养特色

       本专业以校企合作为基础,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,构建机器人工程专业“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”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,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模式。通过学习机器人结构设计、机器人编程技术等理论课程的学习,以及机器人自动产线实训技能训练,达成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。本专业每年都有较高的研究生升学率,能够考入知名院校机器人、自动化及机械等专业进行深造。目前本专业与沈阳中德新松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、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、拓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,在实践教学、实验室共建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。同时开设微专业课程建设,满足机器人行业从业需求,提升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。

       3、核心课程

       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、自动控制原理、机器人Python编程与开发、工业机器人编程与操作、机械设计、电气原理与PLC控制应用、机器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MATLAB仿真、机器人感知技术、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、机器人故障诊断与维护。


       三、智能制造工程(本科 四年 工学学士学位)  

       1、培养目标

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掌握自然科学、工程基础和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基本理论和方法,具备智能制造单元的设计、安装运行、智能生产管控的专业核心能力,具有家国情怀、人文素养、自然科学、工程素养、创新创业和抗美援朝精神,能够在智能装备制造行业从事研究开发、设计制造、工程应用、运行管理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。

       2、人才培养特色

       本专业拥有“双师双能型”教师队伍,依托省级实践教学基地:“智能制造现代产业学院”,聚焦核心能力培养,着重提升学生智能制造单元设计、安装运行及智能生产管控能力。通过课程教学,学生可完成设备选型、布局规划与系统集成设计;在实践中掌握智能装备安装调试与维护技能;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生产计划制定、调度优化及质量监控,精准匹配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岗位需求。

       3、核心课程

       机械制图与CADII、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、机械制造技术基础、智能生产计划管理、机械设计、电气原理与PLC控制应用、数控机床与编程、智能制造装备控制、智能装备结构设计、智能生产线建模与仿真。




学校地址: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全运二西路30号
邮编:110167   电话:024-31679767 024-31969585
Copyright © 2022 沈阳科技学院 辽ICP备11020003号-1
  • 微信平台
  • 抖音平台
  • 微博平台